位置:首页 > 轴承资料 > FAG轴承磨削热及变质层的分析

FAG轴承磨削热及变质层的分析

FAG轴承磨削热及变质层的分析
首先,FAG轴承的磨削热  
在FAG轴承的磨削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砂轮和工件之间的接触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磨削热,从而导致磨削区域中出现局部瞬时高温。
使用线性运动热源传热理论公式推导,计算或应用红外法和热电偶法测量实验条件下的瞬时温度,可以发现磨削区的瞬时温度可高达1000℃ -1500℃在0.1-0.001ms之内。
这种瞬时高温足以引起工作表面一定深度处的高温氧化,非晶态结构,高温回火,二次淬火,甚至烧伤和开裂表层。  
 1表面氧化物层  
钢表面在瞬时高温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并上升为20-30nm铁的极薄层氧化物。值得注意的是,氧化物层的厚度与表面改性层的总厚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这表明氧化物层的厚度与磨削过程直接相关,并且是磨削质量的重要指标。  
 2非晶结构层  
当磨削区的瞬时高温使工件表面达到熔融状态时,熔融金属分子流均匀地覆盖在工作表面上,并被贱金属以非常快的速度冷却,形成非常薄的非晶态
组织能级。
它具有很高的硬度和韧性,但只有10nm左右,可以在精密研磨中轻松去除。  
 3高温回火层  
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可以在10-100nm的特定深度内将表面加热到高于工件的回火加热温度的温度。在未达到奥氏体化温度的情况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表面层将经历与加热温度相对应的回火或高温回火结构转变,并且硬度也会降低。
加热温度越高,硬度降低幅度越大。  
 4两层淬火层  
磨削区将工件的表面层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Ac1以上,该层的奥氏体组织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重新淬火成马氏体组织。
对于所有具有二次淬火烧伤的工件,二次淬火层必须是硬度极低的高温回火层。  
 5磨削裂纹
# ##二次淬火会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应力。
二级淬火区处于压缩状态,其下方高温回火区中的材料具有最大的张应力。这是最有可能出现裂纹核心的地方。裂纹最容易沿着原始奥氏体晶界传播。
严重灼伤会在整个磨削表面上产生裂纹,大部分是裂纹,从而导致工件报废。  
第二,FAG轴承的变质层
# ##在磨削过程中,工件的表面层会受到砂轮的切削力,压缩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特别是后两个
功能,使工件的表面层形成高度定向的塑性变形层和工作硬化层。
这些变质层不可避免地影响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变化。  
 1冷塑性变形层  
在研磨过程中,每个刻度都等于最前沿。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切削刃的前角为负。除切削作用外,磨料颗粒还在工件表面上受到挤压和犁p,在工件表面上留下明显的塑性变形层。
该变形层的变形程度将随着砂轮的钝化程度和磨削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  
 2热塑性变形层或高温变形层  
工作表面上的磨削热所形成的瞬时温度使工件表面层在一定深度处的弹性极限急剧下降,甚至达到弹性消失的程度。
此时,工作表面层在磨削力特别是压缩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自由拉伸。由于母材的局限性,表面被压缩且更粗糙,导致表层发生塑性变形。
在相同磨削条件下,高温塑性变形随工件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工作硬化层  
有时可以使用显微硬度和金相学方法来发现表面层的硬度由于加工变形而增加。  
除了磨削加工外,表面脱碳层是由铸造和热处理加热如果不能在后续处理中完全去除,则残留在工件表面上也会导致表面软化和变质,从而导致早期轴承失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网站导航